霜降的五大习俗:
一、登高赏菊
登高远眺,天高云淡,心旷神怡,枫林尽染,赏心悦目。
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。登高时,要沉着,速度要慢,以防腰腿扭伤;下山不要走得太快,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。登高过程中,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;休息时,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;出汗时可稍松衣扣,不要脱衣摘帽,以防伤风受寒。
二、吃红柿子
霜降时节吃红柿子,不但可以御寒保暖,还能补筋骨。老人的说法:霜降吃杮子,不会流鼻涕,整个冬天嘴唇不会裂开。
三、拔萝卜吃
山东农谚:“处暑高粱,白露谷,霜降到了拔萝卜”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处方”秋后萝卜赛人参,现代也有人称萝卜为“土人参”。白萝卜的作用:增进食欲、帮助消化、止咳化痰、除燥生津、抗病毒和抗癌。
四、吃鸭贴膘
闽南谚语:“一年补通通,不如补霜降”,因此,每到霜降时节,鸭子卖得非常火爆,会出现脱销、供不应求。
五、爱吃牛肉
牛肉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,中国人消费的肉类食品之一,仅次于猪肉,牛肉蛋白质含量高,而脂肪含量低,所以味道鲜美,受人喜爱,享有“肉中骄子”的美称。
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。如广西玉林,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,早餐吃牛河炒粉,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,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,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。除牛肉外,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。